红色教育
Red Education
联系我们
到达西柏坡后,刘少奇立即投入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的紧张筹备之中。白天,他顶着炎炎烈日在外调查研究搜集资料;晚上,在微弱的灯光下彻夜不眠起草文件,《中国土地法大纲(草案)》就是这样完成的。7月至9月,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,《大纲》经代表们讨论通过,经中央批准于10月10日向全国公布。刘少奇起草的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手稿就存放在这个木箱中。
1949年3月23日,刘少奇随中共中央迁往北平。他并没有丢弃这个箱子,相反,随着头上白发的增多,他对这个箱子更加珍爱了。而箱子里的文稿也随着时间的推移,渐渐多了起来。
1980年6月,刘少奇旧居复原建设,王光美亲自把箱子捐给了西柏坡纪念馆。这只斑驳的木箱子陈列在刘少奇的办公室,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它不平凡的经历和珍贵的历史价值,诉说着刘少奇同志为党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