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教育
Red Education
联系我们
节俭的家风
走进西柏坡石刻园,很多人都会在一组任弼时教子的雕像前驻足沉思。领着孩子来参观的家长,更是要和孩子一同在这尊塑像前面合影留念。它是一尊看似普通的雕像,可因为碑文上有“小孩子要用心读书,现在不学,将来没用”的话语而变得不普通。
在西柏坡,任弼时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。
1949年3月,中央机关准备迁往北平。所有人都显得很兴奋,包括任弼时的小儿子任远远。
远远这时才8岁,已经懂事地开始给自己的“家当”打包。他把小画册用绳子捆成一堆,把玩具都装进箱子里。忙活了一阵,就剩下那辆从延安带来的小自行车不好打包了。远远尤其喜欢这辆自行车,平时就特别爱惜它。他想:如果直接把自行车放在车子里拿走,路上肯定会碰坏或者刮花。该如何把小自行车“保护”起来呢?
远远认真地想了想,想了很久,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,那就是给自行车做个车套,把自行车给包裹起来。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远志。远志心疼弟弟,就答应帮他完成这个心愿。不过,要完成这件事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当时,经济条件有限,中央大院实行供给制,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后勤处领取。远志背着爸爸开了一张领6尺布的条子,到行政处签字盖章后,交给警卫员小邵代为领取。没多久,小邵就领回了6尺的包装布。当远远看见这块布时,高兴得手足舞蹈,仿佛已经看见自己的自行车套了保护套的样子。
不过,自行车的车套还没做好,事情就被任弼时发现了。他让警卫员小邵叫来远志、远远姐弟俩,严厉地对他们说:“现在我们还很穷,大家都在省吃俭用,连毛主席都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。你们为什么要领6尺布做车套?”
远志、远远姐弟俩看着爸爸严肃的表情,难为情地低下了头,默不做声。
任弼时看着不吭声的孩子们,语气稍稍缓和了些,接着说:“今后,再领东西一定要经过我的同意,谁也不能搞特殊,知道吗?”
姐弟俩点点头。随后,远志把6尺布又交给警卫员小邵,还给了后勤处。
任弼时一生艰苦朴素。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,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。他们全家人一直保持着节俭的家风。